角膜塑形術之優點缺點

角膜塑形術之優點

  • 非手術性的矯正視力療程(近視和散光)。一般而言,可在數天或幾星期內降低300-550近視,程度會因人而異。
  • 兼具矯正近視及控制度數加深的雙重功能,適合學童、白天不方便配戴隱形眼鏡或眼鏡、近視持續加深、和不願意接受近視手術的人士。
  • 相對於雷射手術它較安全,無後遺症,而且治療可隨時停止,眼睛便可恢復原狀
  • 矯正的成效完全取決於:醫師對於硬式隱形眼鏡的臨床經驗及專業知識, 精密的測量儀器, 事前的全面評估和定期的複診.
  • 在近視三百度以下,角膜塑型術可精準地矯正其度數,一旦超越四、五百度之後,角膜塑形術還是可以有效地幫助降低度數,只是無法保證在除鏡後一定能達到1.0的裸視視力水準。
  • 高度近視者可以有效地降低度數
  • 不管是低度或高度近視者,角膜塑型術都可有效地減緩近視度數加深

角膜塑形術之缺點

  • 因為其材質(超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適應期比軟式隱形眼鏡長
  • 只要一停止配戴,減低近視的效果就會慢慢地消失,(視乎個人情況,可能是在數天或數星期內。)
  • 必須經過全面的眼睛檢查,以決定你是否合適及嘗試接受此項療程
  • 可能會引起一般隱形眼鏡相關的問題;例如眼睛過敏,角膜表皮磨損等. 所以定期的複診是確保長期配戴成功的必要條件
  • 近視減少的程度會因人而異

 

蕭清仁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矽水膠隱形眼鏡

目前在台灣一般較常見的軟式隱形眼鏡(水凝膠.Hydrogel)具有柔軟、舒適、定位佳等優點,但其透氧度無法再提升一直是醫界與科學家所希望改善的,尤其是長時間配戴或偶爾隔夜配戴者(EW)。經過多年的研發,新的軟式隱形眼鏡材質在1999問世-稱呼為”矽水膠”(Silicon Hydrogel),也就是在軟式(水凝膠)的鏡片中加入高透氧的材質–矽。

矽水膠的發明完全解決了低透氧軟式水膠可能引起的缺氧現象,包括角膜水腫、結膜充血、角膜新生血管、角膜上皮細胞缺損、內皮細胞形狀大小改變與細胞密度的減少,因此以角膜健康考量下,尤其角膜已開始缺氧症狀的配戴者,矽水膠應該是眼科醫師或驗光師建議材質時的優先選擇,同時,當散光度數超-1.00者,應依照其散光度數及散光軸位配戴散光隱形眼鏡。

如今,新一代的矽水膠使用提高含水量、降低硬度係數、還有改變鏡片內在材質本身的濕潤度(大分子macromer)等方法,已大大的改善早期矽水膠溼潤度較差及硬度較高的問題。在選擇矽水膠鏡片時,我們必須要綜合考量全部材質方面的參數:一般來說矽水膠的透氧度與含水量成反比,也就是說含水量越低,矽的成分就越高,相對透氧度就越好,但也同時拉高其硬度係數而造成適應上的困難。因此決定品牌時,除了透氧度之外也需注意到其他材質參數。

以全世界看,矽水膠材質已經佔了大部分的隱形鏡市場,包含了新片或重新配戴者,而且有每年持續增加的趨勢。

 

 

蕭清仁

畢業於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眼視光學學院,任職於台灣中山醫學大學視光系副教授,持有加拿大安大略省、卑斯省眼視光醫師(Doctor of Optometry)執照,具有美國眼視光醫師學會及國際隱形眼鏡教育者學會-會士(Fellow)資格,並曾經擔任國際隱形眼鏡教育者學會-亞太地區副主席(2002~2006)

Your child’s eye exam

Your child’s eye exam

資料來源 – 來自加拿大BC省眼視光醫師協會


Unlike adult, children lack the experience of knowing what clear vision looks like. They assume what they see is what everyone else is seeing. Therefore, children general would not automatically report to their parents should any visual disturbance occurs. Since you can not see the world through your child’s eyes, the only way to be certain of your child’s ability to see is through a complete vision and eye health examination

Visual development is an active process that begins after birth and continues through the early childhood years. It is not automatic, as many parents presume. Each movement, shape, texture and picture helps us learn how to see, and it contributes to our visual skills development. Any disturbance to the vision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would greatly hindered the proper developing process, and in terms slows down the child’s learning ability.

Doctors of Optometry strongly recommend a complete eye exam for every child by the age of three, and once every 1/2 year after. At 3, there has been substantial visual development and your child is usually able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to allow for a complete vision and eye health assessment. With modern examination equipment, your child does not have to know the alphabet or be able to read to have their eyes tested thoroughly.

Since the child’s lifelong visual ability is controlled by their experience during these important formative years (from birth to 6 years old), a proper diagnosis of any vision disorder is crucial at this time.

The most common problems are those affecting the ability to see clearly and sharply. Such as: Myopia (nearsightedness), Hyperopia (farsightedness) and Astigmatism, as well as turned or crossed eyes (strabismus or tropias)- must be treated now during the childhood years. Otherwise, there is a high risk of amblyopia (lazy eye) develop, which leaves the child with a permanent visual disability.

Your doctor of optometry is trained to evaluate you and your child’s eyes health and visual system

隱形眼鏡Q & A:

問題:
戴隱形眼鏡比戴眼鏡危險?
A:隱形眼鏡跟眼鏡一樣都是視力矯正的方式,不管是眼鏡或是隱形眼鏡,其實只要選擇適合眼球(或角膜)的鏡片設計和按照使用方式正確保養就並不會有戴隱形眼鏡比戴眼鏡危險的疑慮,尤其現在民眾都認為戴隱形眼鏡比較方便。只是提醒大家一定配戴盡量不要超過八~十個小時,更不要超時配戴,就不會有危險了!

拋棄式隱形眼鏡比長戴型的好?
A:臨床案例上戴長戴型隱形眼鏡的消費者感染結膜炎、角膜炎的機率高於一般日拋X倍,配戴隱形眼鏡在鏡片上會沉積蛋白質,如果沒有清洗完全,很容易會造成眼睛感染,但現在民眾多半工作忙碌,常常會懶得搓洗隱形眼鏡或是定時去蛋白,所以通常會建議民眾,在度數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用日拋型隱形眼鏡,降低感染機率。

彩色鏡片會讓眼球染色?
A:彩色鏡片近年大受女性歡迎,其實 隱形眼鏡的染色技術分為兩種-直接染色和隔色。直接染色是把顏色印在鏡片上,(如果擔心角膜直接接觸到染色劑,則可選擇隔色技術的鏡片);隔色則是把顏色夾在兩層鏡片中間,顏色不會直接和眼球接觸。兩種染色技術都不會讓眼球染色。

散光人不能戴拋棄式隱形眼鏡?
A:現在國內的散光人口已經超過665萬人,根據94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顯示,是國人第二大視力問題。但因為散光成因複雜,加上散光族挑選隱形眼鏡,考慮要件除了要符合近視、散光度數外,散光軸度也要吻合。過去因為廠商生產散光日拋型隱形眼鏡的軸度有限,有些消費者找不到符合自己視力狀況的規格,無法配戴,但現在科技進步,有廠商已經推出多達上千重度數選擇的散光產品,散光族已經不用擔心找不到適合自己散光度數的日拋隱形眼鏡了。

戴隱形眼鏡一定會乾?
A: 戴隱形眼鏡感到乾澀的狀況可能因鏡片選擇,藥物的使用、眨眼不完整、淚腺本身的條件及長時間近距離用電腦而忘記眨眼睛或在乾燥環境作業等影響。所以一般建議在驗配隱形眼鏡時,需先洽詢眼科專業人士建議,若想要針對眼睛乾澀問題做考量,可選擇使用加入加強保濕因子的新科技的鏡片與搭配隱形眼鏡濕潤液,提升隱形眼鏡配戴的舒適感。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隱形眼鏡?
A: 第一步:專業人士協助測量視力情況至眼科診所就診或是去有專業視光師/驗光師的眼鏡行,了解視力狀況
第二步:配戴符合自己視力情況的隱形眼鏡請眼科醫師或專業視光師根據自己的配戴習慣與視力狀況來挑選隱形眼鏡,如果散光超過75度,就應該配戴散光的隱形眼鏡,散光族挑選隱形眼鏡要記得符合近視度數、散光度數以及散光軸度,不可輕易將就非正確規格的隱形眼鏡,否則可能會導致頭痛、頭暈等後遺症
第三步:定期追蹤視力狀況定期回眼科診所或是眼鏡行做視力檢查,建議每隔六個月做一次,才能維持好視力

隱形眼鏡的正確使用&保養方式?
A: 戴鏡片時切忌不可超過建議配戴時間,一天最好不要配戴超過10個小時,拋棄式隱形眼鏡則按照規定拋棄,務必使用新鮮、且未過期的鏡片保養藥水保養鏡片,如果不是日拋型,拔下後應用專用藥水正反面搓洗20次後再浸泡消毒。保存盒的清潔也很重要!保存盒可先用清水(搭配乾淨的牙刷清潔),再用清潔藥水沖洗之後陰乾,即可達到清潔效果。另外,每換一罐藥水,保存盒也要一起更換。

使用隱形眼鏡前一定要先洗手,降低眼疾感染機會。如果女性需要化妝,可以先戴完隱形眼鏡之後再化妝,避免隱形眼鏡放入眼睛時不慎沾染到眼睛周邊的彩妝品。

網路的謠言破解

謠言一:戴隱形眼鏡烤肉鏡片會熔化,導致失明
A: 隱形眼鏡在製造過程已經過高溫滅菌,正常使用下並不會熔化。

謠言二:戴隱形眼鏡打電腦容易影發白內障
A: 白內障是眼睛內部水晶體混濁,醫學報告顯示,電腦產生輻射電磁波並不是造成白內障的主因。而隱形眼鏡材質屬無活性,不易受到氧化及酸鹼作用,更不會因吸收化學物質而影響眼睛內部水晶體。

謠言三: 在機艙內戴隱形眼鏡會容易自行破裂
A: 隱形眼鏡片不會在毫無外力時,在眼睛內破裂,但在機艙內空氣乾燥,容易使鏡片乾澀,可以點用隱形眼鏡專用濕潤液來保持眼睛濕潤度。不過一般而言,建議飛機上,讓眼睛能充分的休息,暫不用戴隱形眼鏡。

 

蕭清仁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歐美亞各國驗光制度的比較

歐美亞各國驗光制度的比較 (2001年)
摘自於當代眼鏡雜誌
資料提供/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助理教授 蕭清仁

 

臺灣現有的驗光師 各從哪些國家學技術(美國 菲律賓 加拿大大陸 日本…) 哪些單位學的 結業或畢業後拿到什麼樣的文憑大約又有多少人呢?現在自稱驗光師的人在臺灣有多少人呢?

在2001台灣視光學教育研討會上,特別邀請香港理工大學胡志城院長及葉健雄教授主講北美視光學教育體制及香港、紐澳視光學教育及證照制度,獲得各界熱烈迴響。為讓國內業者能更深入了解世界各國視光教育體制的推動情形,學習其長處以做為國內驗光師推動範本。本刊特別商請中山醫大蕭清仁老師提供相關資訊,深入講解,以饗讀者。

在美國、加拿大,眼視光醫師、醫生、牙醫都是健康專業人員。他們必須接受專門教育,具備有專業領域的知識與技能,才可稱為健康專業人員。

北美

視光護理領域的三大主要群體為:眼視光醫師、眼科醫師、配鏡師。這三者必須一起合作,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另外,眼視光醫師和眼科醫師的助理也相當重要。

視光師:第一個與病人接觸者。

提供基礎護理,診斷、治療和處理視力疾病。也處理眼部相關結構所引發的全身疾病,他們為患者配藥以協助診斷眼部問題,並開處方以治療疾病。他們常常為白內障、雷射視力矯正手術和外科手術病人做術前和術後的護理。例如診治眼科疾病:青光眼、視網膜病變、斜視和弱視。全身疾病:HBP、高血壓。視力疾病:近視、散光、遠視、也有聚集和調節視力的能力。

根據一九九八年統計顯示,在美國有三萬一千名眼視光醫師,在加拿大有三千名眼視光醫師,但美國的人口是加拿大的十倍,而眼科醫生在美國有一萬四千人,加拿大約八百名,所以美國比例上是二個眼視光師對一個眼科醫師,在加拿大是四比一。這個比例在每個國家都不同,如英國是六比一,當比例愈大時,眼視光師的工作範圍便更大。

由於眼科醫師比例少,所以當民眾有眼睛方面的問題時,會直接找他的眼睛家醫–眼視光醫師,當視光醫師檢查結果,認為需轉介眼科醫生時,便會直接代為安排,甚至比患者自己去看眼科醫生時間來得快,因為眼科醫師工作時間常常已安排至二、三個月後。當專業的眼視光師檢查後,告知眼科醫師是急需處理的患者時,便是非常確定的事實,眼科醫師決不會懷疑或需重新檢查,便會緊急安排處理。所以民眾一般有任何的眼疾問題 ,第一個會想到與他熟識的眼睛保健人員∣眼視光醫師。

眼視光醫師的工作程序:

1、病史:詢問病人全面的健康,尤其是遺傳或已確認的眼疾。

2、檢查:尋找病人的異常狀況,如誤差,眼部腫大等。

3、肌肉測試:肌肉的強弱與正常性。

4、神經測試:檢查視力,視覺調節功能,乳狀突起的反射不正常的眼球抖動。

5、使用直接或間接的檢眼器來觀察有無異常,如出血。

視光師的工作是診斷、治療、處方、隱形眼鏡。在美國、加拿大第一次檢眼時,一定要放大瞳孔。若有需要,視光師協助患者驗配眼鏡、鏡片,矯正低視力患者、運用眼球運動治療雙眼視覺問題等,甚至會開處方對眼疾作藥物治療。另外,視光師在開立隱形眼鏡處方箋時,需先檢查患者眼睛健康情況、眼球弧度等條件和適合度,以尋求適合的隱形眼鏡,維護民眾眼睛健康。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可經由眼視光師的篩查,早期發現轉診治療,有效預防。

轉診介紹包含向其它專業人員轉診及接受來自其它專業人員的轉診。在向其它專業人員轉診方面,包含1、向內部轉診:向同業轉診。2、家庭醫師、內科醫師:高血壓、糖尿病患者。3、眼科醫師:白內障外科手術、視網膜疾病等。接受來自其它專業人員的轉診,包括1、家庭內科醫師:視力測試、糖尿病人、高血壓患者。2、眼科醫師:視覺療法、特殊隱形眼鏡配戴、視力恢復等。3、小兒科醫師:視覺療法、弱視和斜視的治療等。4、心理學:研究與眼有關的問題等。範圍相當廣泛,與醫師充分合作,發揮醫療分工,專業領域各自專精發展的良好效果。

根據一九九八年統計顯示,每位視光師平均客戶是二千二百五十至二千五百人,患者看診間距大約為十九個月︵即一年半︶,眼視光醫師每天工作八小時。為何眼視光師一年只看二千多個病人呢?便是因為檢眼需耗費較多的時間,平均一位患者需半個鐘頭至一個鐘頭。

美國與加拿大的眼視光醫師每年都需接受持續教育,不然將被吊銷執照。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還規定一年看診時間不能少於三百小時,和二十小時的持續教育課程,除此之外,另有其他不同的要求與規定。

視光醫學院即是訓練眼視光醫師的場所,學院要獲得承認,必需經由美國州立視光學公會指派一群人至學校謹慎評估、審查後,才可獲得認可。在北美人士認為要成為一位專業人士,需先有成熟的身心,所以需完成大學教育後,才可進入視光學院就讀,至少需受四年教育,畢業後才可成為一名眼視光醫師,而在加拿大規定就讀大學二年即可申請就讀視光學系,不過一般還是以大學畢業後再進修者較多。

目前美國有十七所視光學院,有公立的、州立的及私立的學院及大學,每年有一千一百二十五位視光學專業人士畢業。(加拿大有二所視光學院,一所是英語系:University of Waterloo,每年招收六十名學生、另一所是法語系:Montreal University,每年招收四十名,所以加拿大每年只有一百位眼視光師畢業)。而在美國每年約有五百五十位人員退休,所以平均而言,每十萬人有十個視光師,即一萬人由一個視光師服務。所以,學校是嚴格控制專業人員進入市場的一個管道,掌控市場秩序。

另一個掌控市場供需的便是州立視光學公會,每個州或省的公會,會依據當地的需求來決定考取人數以及考試的難易度,嚴格控制眼視光師品質。

 

眼科醫師:第二類視力護理提供者。

眼科專家,接受一般大學教育畢業後,再接受四年醫學院教育,之後還需在眼科專科學校上課與實習三至五年後,才可成為一位專業眼科醫生,所以他們所受的教育是相當嚴格,要培養出一位專業人員是相當不容易之事,不論時間或成本都相當高。

他們的工作是檢查眼疾並用外科手術、藥物或折射方式處理。一般來說,主要以開刀、用藥為主的治療工作。服務範圍包含視力測試︵包括折射度和色盲︶、眼科疾病的評估︵包括DEF和眼壓︶、雙眼視力異常的診治、眼鏡處方、隱形眼鏡處方、近視的控制療法︵包括改良兒童視力︶、公共教育和諮詢、引介給其它專業人員等。

依據美國或加拿大的一些州或省規定,如溫哥華法律,眼科醫師只允許從家庭醫生或視光師處接受轉診病人,不可自己接受新病人掛號看診。透過眼視光醫師或家庭醫師的詳細檢查及病例報告後,眼科醫師可在最短時間內了解患者的問題點,對症下藥,縮短看病時間,也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因為有些患者並不需經由眼科醫師便可矯正治療。因此,透過視光師的轉診介紹,加強了兩者的合作關係,並節省了政府的健保預算︵因為政府付給眼科醫師的健保費用較眼視光醫師高︶。

 

配鏡師:指技術師,他們通常在零售店工作,接受來自眼視光師或眼科醫師的處方。他們不僅為客人磨鏡,也推荐各種款式的鏡片、鏡架,並調整眼鏡。

根據某些州或省的法律規定,配鏡師要接受一年半至二年的專業課程學習︵在大學教育裏的短期課程︶,通過考試後方可取得證照。所有眼鏡店必須要僱用合格的配鏡師,但他們不能為客人作眼睛折射度的測量。此外,也有一些人不到眼鏡店工作,而到眼科醫師和視光師診所做助理。

眼視光師及眼科醫師可稱為維護視力健康的專業人員,是因為他們接受正規、嚴謹的訓練和教育,他們具有組織的協會管理規範,如加拿大︵美國︶驗光協會和加拿大︵美國︶眼科醫師協會,而配鏡師只能稱為專業人員,他們比較商業化一些,因為他們在零售店工作。

 

香港

香港在一九八○年獲得香港政府立法通過,設立﹃視光師法﹄,但一直到一九九六年才開始正式實行,使視光師成為專業的健康維護人員。所有在眼鏡店工作者都必須有視光師執照才可工作。

香港理工大學是香港唯一的視光師培育場所。在一九七三年時,原本欲在香港大學設立視光學系,但當時香港大學欲先設立牙醫系,無法同時設立視光學系,因此推薦至香港理工大學,所以後來在一九七八年時,視光學系便在香港理工大學中設立,成為香港唯一的視光學教育中心。

在香港必須接受十三年基礎教育後,才可進入視光學系就讀,與英國制度相同。每年只招收三十位學生。學士學位畢業後,可選擇進入職場就業或者進一步往研究所繼續深造,攻讀PhD,在香港每年亦只招收三至四位研究生。

教學人員包括有三位教授、二位副教授、五位助理教授、一位講師、一位助理。而在附設診所方面,有四位專任的視光師、一位經理、二十位兼任視光師、還有二位兼職的眼科醫師。在研究方面,有十位研究人員,另外,還有來自國外及其他學校的支援教授,教學資源相當豐富。

附設診所可讓一般民眾預約,每年看診病人大約超過一萬三千人,當初的投資額是三百萬美元,有一間病人等待區、二十三間看診診療室、三間研究室。香港理工大學認為學生應該有使用不同的儀器設備的經驗,所以在每間診療室的儀器廠牌皆不同,當學生在輪流實習時,便可使用到不同的儀器設備。

目前香港理工大學研究的方向有兩個,一是為什麼中國人近視率遠盛歐美,第二是人變老的時候,為什麼視力為變差?在明年度的世界視光研討會中,將會提出討論。

現在香港的人口為六百七十萬人,以一比一萬的比例來看,需要六百七十位視光師,而目前大約只有五百多位視光師,市場尚未達飽合,所以畢業生的就業率達百分之百,大約還需十至二十年時間,就業市場才會達到飽合狀態。

香港視光師共分四級,但全部統稱視光師,目前市場狀態如下:

一級視光師:四百人。

二級視光師:一百五十人。

三級視光師:一百人。

四級視光師:一千二百人。

一級視光師為正規視光學系學士學位畢業,工作範圍最大,可用診斷性藥物,每次的看診收費大約在一百五十至三百港幣之間︵即台幣六百至一千二百元︶,大部分都是自行開業,但也有些受聘於醫院或眼科醫師,薪資所得每月大約為一萬九千元港幣。截至目前為止,共有五百位畢業生,其就業狀態如下:

私人診所:百分之九十。

醫院、公立機關:百分之五。

INDUSTRY:百分之二。

其他:百分之三。

而第四級視光師是在法案通過前,已在眼鏡行業工作者,都可獲得工作保障,列為四級視光師,所以目前這個層級的人數最多,但若未持續進修,提升層級,終將遭市場的自然淘汰。

但這樣的分級制度,對一般的民眾而言,是全然陌生的,無法知道其中的差別,因此也很難發揮立法的效用。

 

英國

統稱為眼配鏡師︵Ophthalmic Optican︶ 。需在大學學習視光學課程,至少需三年的學習課程,並且經過一年的實習與訓練,才可獲得印有其名字的信封,成為學院的一員。

除了取得學位資格外,要取得專業的ophthalmic optician,還需加入光學協會,由協會統一專業管理。

 

中國大陸

沒有政府或協會管理。直到三、四年前,才有中山醫大成立視光學系,每年招收二十位學生。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他們需接受醫學院五年的教育課程,在前三年學習的課程皆為基礎醫學課程,至四年級時才選擇將來欲發展的方向,如視光師、眼科醫師等,畢業後便是該行業的專業人員。

 

澳大利亞

建立於一九二○年,為四年視光學系課程,取得學士學位,經由政府與協會的管理,方可稱為視光師。與英國、香港相似,但澳洲制度建立較久,也較為健全。

課程如下:

第一年:基礎科學∣光學設備、生理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解剖學。

第二年:基礎視光學∣視覺學與實驗、視覺解剖學、生理學。

第三年:臨床視光專業課程與臨床訓練。

第四年:診所實習。

 

新加坡

在八○年代初期,新加坡因為隱形眼鏡開始生產大瓶生理食鹽水而產生問題,所以新加坡政府衛生單位才開始注意視光問題,進而發現那些教民眾配戴隱形眼鏡的從業人員,都沒有接受正規的教育,因而要求新加坡國立大學設立短期課程,教育從業人員,但這所大學並不願設立視光學系,所以後來由新加坡理工大學接手,設立短期課程。至今新加坡的視光學仍是三年期的短期課程,每年招收四十名學生,等於是高二結束後進入技術學院,為非正規的學士學位課程。

 

台灣

雖然一共將近六千多家眼鏡店和二萬多從業人員,台灣目前並沒有任何正式的視光或驗光執照.至於教育,在大學方面有中山醫大.職業專科學校方面,有樹人醫專和仁德醫專.

 

※各國視光學教育制度

國家 學制 學位
北美 學士後4年 OD(眼視光醫師)
英國 4年 學士學位
澳洲、紐西蘭 4年 學士學位
香港 4年 學士學位
菲律賓 8-12所,非學士學位
日本 4年 學士學位
新加坡 3年 非學士學位
馬來西亞 以前3年,現在4年 學士學位
印尼 2年 非學士學位

 

視光學系教育特色:

1、類似牙醫學系

2、視光學系的老師與學生比例高:要比一般科系的比例來得高,平均為一比三,一個老師對三個學生。

3、投資設備昂貴:以香港理工大學為例,成立視光學系投入金額為八千萬台幣,經濟因素是成立視光學系的一大要素。所以基本而言,私立學校設立視光學系的經濟效益不高,應在國立或公立大學中設立最為適當,可透過政府支持來強化教學資源。

4、專門分科:可區分為隱形眼鏡、兒童近視、低視力等,走向專精。若一個學系沒有任何的研究成果,是很難得到認同。

 

總之,眼視光師要成為一位維護健康的專業人員,必需要有1、正規教育體制。2、具有組織的公會及協會掌控管理。3、公眾及政府的認可。三者具備,眼視光師才會受人尊敬、有力量,在諸多的國家中皆是如此,如香港、北美等國家。台灣現在應致力教育工作,並敦請政府立法,設立﹃驗光師法﹄,促進醫療分工,走向專業化。

 

 

蕭清仁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電腦視覺症候群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電腦視覺症候群Computer Vision Syndrome,簡稱CVS

成因:
平均每天使用電腦時間超過2小時以上,由於眼球長時間聚焦施壓造成眼睛調節肌肉過度、長時間未眨眼造成眼睛乾澀、本身屈光不正或是顯示器燈光刺眼(電腦螢幕本身就是由許多小光點組成的) 、房間空調、不良姿勢等各種因素都將導致電腦視覺症候群的發生。美國的視光醫學會調查也指出,電腦視覺症候群已成為全美職業病排行榜首。
症狀:
經由長時間累積,造成視力受損與身體不適,眼睛會有疲勞、腫痛、乾澀、充血、過敏增加、對光線敏感、偶而感覺螢幕影像的模糊或有頭痛、肩頸痠痛等症狀。
併發症:
長期下來,有可能會導致結膜炎和乾眼症,假性近視短時間內急劇加深、眼睛調節機能變差、複視、眼睛分泌物增多、怕光及視覺變暗,對顏色對比感覺的下降。

電腦視覺症候群
(1).眼睛疲勞、紅腫、乾澀
(2).眼外部感覺痠、麻、脹、痛
(3).假性近視
(4).偶而感覺螢幕影像模糊
(5).頭痛
(6).疲倦

如何得知已罹患CVS?
一天使用電腦時間超過2小時,眼睛有疲勞、腫痛、乾澀、充血、過敏增加、複視、對光線敏感,爾偶對螢幕影像感到模糊或有頭痛、肩頸痠痛等症狀,經過專業的眼科醫師或視光師診斷,如非其他眼睛疾病,如白內障、青光眼,或近視度數加深,即有可能為CVS的患者。
患者族群分佈:
對於經常使用電腦的族群而言,「電腦視力症候群」 (CVS,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是一種嚴重的職業病。由於使用電腦的族群的年齡愈來愈年輕化,許多學童從小就接觸電腦,小小年紀就有近視。長期的深度近視﹐也大幅增加視網膜剝離和病變的機會。深度近視的人﹐由於眼球拉長﹐增大了視網膜變形的壓力﹐也就增加了視網膜剝離和病變的機會。除了這個問題之外,電腦使用與操作環境中因為設備或家具所引起的炫光問題也是造成人們眼睛問題的重要原因值得重視。
1. 藥物治療:
現代醫學最會採用治標的方法,就是有什麼症狀就用什麼樣的藥物。其實病根未除。但是在臨床上,還是有許多點用的眼藥水可以作 CVS的治療。以病人所呈現出來的症狀,若是以乾眼症為主,就會使用短效型、長效型的人工淚液,角結膜潤滑液,膠狀物。甚至藥膏來治療。若是呈現出來的症狀是以結膜炎為主,則可以點用消炎的藥水,甚至加上一些眼球肌肉的鬆弛劑以幫助病人。更嚴重的可以加上口服的藥物以解除緊張的情緒。

2. 完整的眼睛視光檢查&配戴合適之眼鏡:
每個人的屈光狀態會隨著年紀,工作環境,工作需要有不同的要求。如何界定病人的屈光要求,且配合他們的工作環境,實在是臨床上的一大挑戰。最好是經過有經驗的眼科醫師或視光專家, 做完整的眼科視光檢查(調節能力,屈光狀態,眼位,雙眼協調能力,眼球健康), 特別是配戴隱型眼鏡的病人、做過白內障手術、近視雷射手術、已有老花眼或眼睛調節能力較差的病人都須要相當仔細的評估。 在目前近視人口節節升高的環境中,常常在使用電腦時,是否須要有電腦專用眼鏡也是時有爭議。其實電腦螢幕離眼睛的距離大約是一隻手臂的長度,即 60公分左右(50-70CM 或 20″ and 26″ )。若是對一個正視眼(沒近視,也沒遠視的人)而言,大概須要有150度的調視力,在短時間而言,問題不大。但是若每天在電腦前工作超過三、四個小時的人,自然會因眼睛調節肌肉過度造成眼睛的不適。所以帶眼鏡的近視族,尤其是已有老花或接近老花年紀的人和調節能力較差等不妨將近視的度數降個100~l50度,作為看電腦的專用眼鏡。但是若在工作上須要看電腦,同時又得看遠距離,這時考慮多焦距的眼鏡也是一種選擇。 另外如有使用電腦專用眼鏡者,可考慮加上黃色濾光鍍膜來幫助過濾掉容易造成眼睛疲勞、眩光和散射效果的藍光,因而提升視覺的舒適度和清晰度。

3. 合適的姿勢&電腦工作的環境:
電腦的使用是否會造成身體不適,是要考慮使用者整體與電腦各個部份是否能達到人機一體且最舒適的程度。 CVS是一種使用過度症,換言之就是累積性傷害,長時間、重覆地作同樣的動作,加上沒有適當休息,用力不當,姿勢不良所引起。使以調整電腦桌,使鍵盤、螢幕、文件的位置與使用者的身高、座椅達到最佳化。 一般而言,調整電腦螢幕,距眼睛大約是一隻手臂的距離,即 60公分左右最為合適,高度則為眼睛平視往下10-12度為佳。使電腦螢幕不會反光,不會反射陽光或是光線折射至天花板又反射至眼睛,也很重要。另外,螢幕與背景亮度不宜落差太大,有些人喜歡將室內燈光完全關閉,在黑暗中使用電腦,容易使眼睛疲勞。最後是要選擇品質穩定的顯視器,解析度與色彩對比清楚,影像不模糊,字體大小適中;而閃爍率大的顯示器不適合使用。

4. 適當的眼睛休息:
眼睛是一個不斷須要淚液作潤滑的器官,因長期凝視電腦會引起眼晴乾燥,所以要記得保持多眨眼。特別是人們在注意力集中時,會造成眨眼次數不足,造成眼睛角膜與結膜表面的淚水快速蒸發,眼睛乾澀充血,導致角膜或結膜發炎。所以時時提醒自己眨眼是不錯的保健之道。另外建議在看電腦時,每半個小時至少要休息2-5分鐘,轉動眼球,眨眼,看看遠方景物(&近的),放鬆一下緊繃的眼球肌肉;或多看看綠色植物,多作眼部按摩&熱敷。

5. 滋潤眼睛及減少淚水蒸發:
保持多眨眼、避免工作座位安置於冷氣出風口位前,假如眼睛仍然乾澀,可搭配滴人工淚液保濕。

 

蕭清仁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減少近視加深的習慣

每天至少兩小時的日照戶外活動
高維他命D的飲食
晚上睡覺是開個小夜燈
減少使用紅色的照明系統, 多使用藍色的燈光,譬如日光燈
保持30-45公分看書的距離,勿趴著看書
保持端正的姿勢看書
盡量不要長時間看近的物體
多做些戶外活動或多看遠處的東西
看書,看電腦,看電視時,室內的燈光必須打開
看書的檯燈燈光以60燭光為宜,避免使用日光燈管,位置以正前方或左前方射來為佳
長時間看書,看電腦,看電視,都必須中途休息,每次以不超過30分鐘為限制
休息時是要看6公尺以外的物體
看電視時,距離必須超過畫面對角線的5倍以上
做定期的視力健檢,不要等到徵兆發生後才就檢查

近視抑制的方法

  • 養成良好近距離工作習慣 , 生活環境
  • “ 散瞳劑 ” 或 “ 睫狀肌麻醉劑 ” – short Vs. long effect, 太陽 眼鏡 , reading glasses
  • 漸進多焦點近視控制鏡片
  • 硬式透氧隱形眼鏡
  • 夜戴型角膜塑形術 (OK 鏡片 )

蕭清仁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這些時候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

坐飛機的時候:
由於機艙是密閉空間,加上冷氣空調,空氣會比較乾燥,容易造
成眼睛乾澀,因此不適合配戴隱形眼鏡。

游泳時:
即使是戴了蛙鏡,但難免還是會有水不慎跑到眼睛裡,游泳池裡的細菌、消毒藥水、雜質等就可能附著在隱形眼鏡的鏡片上,而造成感染,因此游泳時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事實上,現在很多蛙鏡都有度數,游泳時戴那個,可避免戴隱形眼鏡遭感染的風險。

懷孕期間:
在懷孕期間,由於孕婦通常會有水腫的現象,角膜也會有水腫的問題,這時候如果戴隱形眼鏡,會因為透氧力不佳,會使角膜水腫的情形更嚴重,眼睛也會因此有不舒服的症狀,因此懷孕的最後三個月時間,應該避免配戴隱形眼鏡。

 

蕭清仁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軟式與硬式隱形眼鏡的比較

材質:

軟式: 主要材質為Hema, 一種塑膠, 在經過吸水軟化後成為柔軟舒適而富有彈性的鏡片, 稱呼為水凝膠(Hydrogel), 也就是水加塑膠的合成物. 由材質中含水量的多寡與鏡片表面上是否帶有靜電(含離子), 根據美國FDA可分為4大類. 而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拋棄式鏡多屬於高含水而帶離子性的種類.

自從西元2000年起, 已有第5類的軟式隱形眼鏡出現稱呼為”矽水膠”(Silicon Hydrogel), 也就是在軟式(水凝膠)的鏡片中加入高透氧的材質–矽, 來改善一般軟式隱形眼鏡較容易缺氧的問題

硬式: 主要材質為壓克力加上高透氧的材質例如氟和矽, 特色是不含水, 硬度高, 光學清晰度佳而且極好的透氧功能. 所以其正式名稱為”硬式透氣鏡片”(Rigid Gas Permeable lens).

適應:

軟式鏡片因為其軟性的材質, 所以他可以緊密的服貼在角膜上, 滑動度少, 異物感小, 適應期大約2個小時, 尤其含水量高的品牌更容易適應.

硬式材質是硬性的, 配戴時不會順應著角膜而去改變它原來的弧度或形狀, 所以眨眼時滑動度偏大, 異物感較重, 因此比較難適應, 一般其適應期大約2星期.

透氧度:

要維持角膜的健康, 需要有足夠的氧氣供給, 所以鏡片材質的透氧率極為重要. 一般而言, 軟式隱形眼鏡的透氧度與鏡片的含水量成正比, 而與鏡片的厚度成反比, 也就是鏡片的含水量越高且厚度越薄的鏡片, 透氧度越高. 但此類形鏡片同時也越會吸水, 對於淚水不足的人容易引起乾眼症的症狀.

氧溶解在矽(硬式隱形眼鏡)中的速度, 遠遠大於氧溶解在水(軟式隱形眼鏡)中的速度, 所以硬式隱形眼鏡的透氧度永遠高過於軟式的.

另外在每次眨眼的時候, 隱形眼鏡外面的淚液(含有氧氣)與鏡片下面的淚液, 會有一些交換的情形發生, 我們稱呼為眨眼後的”淚液交換”(tear exchange). 因為滑動度的不同, 軟式隱形眼鏡的淚液交換率只有2~3%, 而硬式隱形眼鏡則有將近20%.

最後軟式隱形眼鏡的直徑大約於14mm, 覆蓋住整個角膜, 所以外在的氧氣必須透過鏡片才進入角膜內. 而硬式隱形眼鏡較小, 其直徑為9.0~9.6mm, 不會覆蓋整個角膜, 所以在角膜的外圍部位, 氧氣可以直接進入.

感染的機會:

軟式隱形眼鏡因為其會吸水和柔軟的表面材質特性, 容易有沉積物及吸附有機物體, 所以當清潔不當時, 微生物會在其表面繁殖而造成眼睛感染的情況. 而硬式隱形眼鏡因其硬性材質的表面, 不容易吸附有機物, 也比較容易清潔乾淨, 所以感染機會遠低於軟式.

總結: 軟式隱形眼鏡相對於硬式的優點有: 適應期較短, 服貼而舒適, 異物感少, 穩定性佳, 可配戴於任何接觸型的運動, 但其缺點有易有沉積物, 較難清潔, 容易感染, 鏡片易破裂, 壽命短, 光學性較差, 透氧性較低……..等的問題.  所以針對軟式隱形眼鏡, 拋棄式鏡片是比較建議的, 而硬式隱形眼鏡只要能克服異物感的問題, 它其實是比較健康的

蕭清仁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